WUXI ASINAIR co. LTD?
系統集成基礎知識
系統集成包含以下五個要素:
1.客戶行業知識
要求對客戶所在行業的業務、組織結構、現狀、發展等有較好的掌握。
2.技術集成能力
技術集成能力,即從系統的角度,為客戶需求提供相應的系統模式,以及實現該系統模式的具體技術解決方案和運作方案的能力。
3.產品改進能力
對供貨商提供產品的性能、技術指標應有全面的掌握,并能夠對其性能進行適應性改進。
4.系統評價技術
應能夠對所提出的系統方案的性能及可靠性、可用性、可維護性和安全性(RAMS),以及與其他系統的匹配性兼容性和對環境的影響進行量化的評估。這些評估將貫穿于整個項目的生命周期。
5.系統調試技術
為單系統調試和系統間的互聯、互通調試提供標準、內容、程序及技術手段。
系統集成商將為用戶提供從方案設計開始,經過產品優選、施工、軟硬件平臺配置、應用軟件開發,到售后培訓、咨詢和技術支持等一攬于服務,使用戶能得到一體化的解決方案。
系統集成有以下幾個顯著特點:
1:系統集成要以滿足用戶的需求為根本出發點。
2:系統集成不是選擇最好的產品的簡單行為,而是要選擇最適合用戶的需求和投資規模的產品和技術。
3:系統集成不是簡單的設備供貨,它體現更多的是設計、調試與開發的技術和能力。
4:系統集成包含技術、管理和商務等方面,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工程。技術是系統集成工作的核心,管理和商務活動是系統集成項目成功實施的可靠保障。
5:性能性價比的高低是評價一個系統集成項目設計是否合理和實施是否成功的重要參考因素。
總而言之,系統集成是一種商業行為,也是一種管理行為,其本質是一種技術行為。
隨著系統集成市場的規范化、專用化的發展,系統集成商將趨于以下三個方向發展:
以原始廠商的產品為中心,對項目具體技術實現方案的某一功能部分提供技術實現方案和服務,即產品系統集成。
對客戶系統項目提供咨詢(項目可行性評估、項目投資評估、應用系統模式、具體技術解決方案)。如有可能承接該項目,則負責對產品技術服務型和應用產品開發型的系統集成商進行項目實現招標、并負責項目管理(承包和分包)。
表現在與用戶合作共同規劃設計應用系統模型,與用戶共同完成應用軟件系統的設計開發,對行業知識和關鍵技術具有大量的積累,具有一批懂行業知識又懂計算機系統的兩棲專業人員。為用戶提供全面系統解決方案,完成最終的系統集成。
以當前系統集成市場的結果看,用戶均看中應用產品開發型的系統集成商。能夠提供組織合理,管理有效,技術有保障的系統集成是成功的關鍵。
系統集成主要包括設備系統集成和應用系統集成。
設備系統集成,也可稱為硬件系統集成,它是指以搭建組織機構內的信息化管理支持平臺為目的,利用綜合布線技術、安全防范技術、通信技術、互聯網技術等進行機車設計、安裝調試、界面定制開發和應用支持。
應用系統集成是以系統的高度為用戶需求提供應用的系統模式,以及實現該系統模式的具體解決方案和運作方案。應用系統集成又稱為行業信息化解決方案集成。
系統集成必須堅持一定的原則,主要包括實用性原則、經濟性原則、先進性原則、成熟性原則、標準性原則、安全性原則、可靠性原則、開放性原則和可擴展性原則。
(1)實用性和經濟性原則。硬件的發展遠遠快于軟件的發展,充分利用原有系統的硬件資源,盡量減少硬件投資,充分利用原有系統的軟件資源和數據資源,使其規范化。
(2)先進性和成熟性原則。硬件以及軟件在數年內不應落后,選用成熟的技術,符合國際標準化的設備,確保設備的兼容性。
(3)安全性和可靠性原則。安全性是指網絡系統的安全性和應用軟件的安全性,開發的應用軟件系統的安全性,防止非法用戶越權使用系統資源。可靠性是指系統是否要長期不間斷地運行,數據是否需要雙機備份或分布式存儲,故障后恢復的措施等。
(4)開放性和可擴展性原則。選擇具有良好的互聯性、互通性及互操作性的設備和軟件產品,應用軟件開發時應注意與其他產品的配合,保持一致性。特別是數據庫的選擇,要求能夠與異種數據庫的無縫連接。集成后的系統應便于今后需求增加而進行擴展。
(5)標準性原則。由國家制定的計算機軟件開發規范詳細規定了計算機軟件開發中的各個階段以及每一個階段的任務、實施步驟、實施要求、測試及驗收標準、完成標志及交付文檔。使得整個開發過程階段明確、任務具體,真正成為一個可以控制和管理的過程。同樣,采用科學和規范化的指導和制約,使得開發集成工作更加規范化、系統化和工程化,可大大提高系統集成的質量。